大眾網·海報新聞記者 孫淑娟 見習記者 王慧杰 東營報道
齊魯風韻,筆纂春秋。
山東東營廣饒大王鎮大張淡村一帶,素有“齊國筆鄉”之美稱,在這片魯中平原的普通村落里,中華齊筆文化從這里誕生,正是這片沃土豐壤孕育了華夏文化寶庫中的奇葩——齊筆,書寫了“齊筆之鄉”大半個天空,承載著2000多年的中華文化。近日,大眾網·海報新聞記者走進齊筆制作工藝第五代傳承人郭明昌的家,共暢中華齊筆的淵源歷史。
150多道工序 道道工序是心血
中華齊筆,因其“毛穎之技甲天下”“紫亳之價如金貴”而與浙江湖筆、安徽宜筆、河北衡筆,一同被譽為當代中國的“四大名筆”。
與其它三筆不同的是,齊筆采用狼毫材質,選料更為嚴謹,工藝更為精湛。
“一支好筆選材是關鍵,工藝技術更為重要。”郭明昌說道,從選料到成筆,要經過浸、拔、梳、并、連、剔、修、刻字等150多道工序,每一個步驟都是手工制造,每一支筆中都傾注著心血與汗水。
據郭明昌回憶,自他14歲開始學習制作毛筆之初,光是當學徒就當了4年,制作毛筆的其中一道工序“水盆”,掌握技術至少需要三年時間。一筆重心全在筆頭,而筆頭的好壞,就在于“水盆”技藝,因此,“水盆”上的活是最考驗筆工功力的活了。
說著,郭明昌伸出雙手,手上的細紋、老繭清晰可見。足可見,這雙手飽經歲月的蹉跎,才制出了一支又一支“奇筆”,生生不息,代代傳承。郭明昌的手,是熱愛中華文化,向往書法藝術,堅持創作的雙手,是一份追求,一種態度,更是一種人生。
守正創新 50載用情延續東方文化
“出門一擔筆,進門一擔皮。”是早年間齊筆制作工匠的真實寫照。
據《廣饒縣志》記載,廣饒齊筆的極盛時期為清道光年間,當時廣饒縣的大張淡村、北張淡村、臥石村等,是齊筆制作最為發達的村莊,在這些村莊中,幾乎家家戶戶皆制筆。“記得當時每個村子都有毛筆廠,產業人數以千計。”郭明昌深情回憶,早在20世紀60年代中后期,廣饒齊筆就已經暢銷海外。
“我從14歲跟著外祖父學毛筆,那個時候就靠制筆養家糊口,后來便對這門手藝情有獨鐘,就想一直做下去。”郭明昌說道。年近七旬的郭明昌,從1969年至今,已經與毛筆結緣50余載,對毛筆,更是有著不可訴說的情感。
在20世紀90年代時,毛筆制作受到巨大沖擊,加之使用毛筆的人也越來越少,大部分制筆手藝人選擇棄筆經商時,郭明昌卻依舊堅守這門手藝并傳承至今。
“是毛筆給了我生活,我要守住這門手藝,老一輩把它傳給了我們,到了我們這一代,絕對不能斷!”郭明昌說道。
堅持的目的是不能丟下這門手藝,而更多的,則是因為熱愛。后來,在齊筆制作蕭條的日子里,郭明昌依舊在農閑時與妻子共同制筆,切磋技藝。
如今,郭明昌不僅開設了山東齊文筆業傳承發展有限公司,通過各種渠道讓齊筆走出中國,遠銷海外,還將齊筆文化帶入課堂、社區,把老祖宗留下的千年手藝傳承延續。因為,在郭明昌看來,作為非遺文化傳承人,更應該將這張靚麗的文化名片保護與發揚,讓齊筆與中國書法文化一同發揚光大。與此同時,在今年,有著地域特色的一黃一藍兩支齊筆走向“山東手造”評選,一黃一藍則寓意著齊筆來自“黃河入海、黃藍交匯之地”,更代表著在東營這塊紅色熱土上,齊筆文化將與時俱進,奔流不息。